首页 中华史学志(第五卷)

第四章 史书的内容和形式

字体:16+-

第一节 史书内容的不断丰富

一、史书从属于经书时期

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文献目录书是《汉书·艺文志》,从中可以知道,不论是在人们思想上还是在文献著录的形式上,都存在着一个史书从属于经书的时期。西汉末年成、哀时期,即公元前一世纪末叶,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由皇家组织的文献搜求和整理工作。史载:

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1]

这次大规模整理文献的成果,汇总在《七略》之中。其中,《辑略》是总论,即关于“诸书之总要”。其余六略,著录各类文献。《七略》今已不存,但《汉书·艺文志》原是根据《七略》,“今删其要,以备篇籍”而成,故其大致保存了《七略》的面貌。

检阅《汉书·艺文志》,史书并无独立地位。我们只是在“六艺”类的“春秋”家的后面,见到有关史书的著录,它们是:《国语》、《新国语》、《世本》、《战国策》、《奏事》、《楚汉春秋》、《太史公书》(即《史记》)、《太古以来年纪》、《汉著记》、《汉大年纪》等。不论是“六艺”类的大序,还是“春秋”家的小序,都没有论及这些史书;这些史书,只是作为《春秋》经传的附庸而被著录的。

从这样一个事实出发,我们不妨追溯司马迁所提出来的“成一家之言”的抱负在学术史上的价值。他说的“成一家之言”,不独是《史记》的成一家之言,实则也是力图使史学成一家之言。《史记》、《汉书》的先后问世和广泛流传,以及东汉时期史学的发展,史学的“成一家之言”终于成为事实。因此,史书从属于经书的状况,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便开始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