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多途发展,以及这一时期史书数量和种类的剧增,都为史书在文献分类中的独立准备了条件。从三国至唐初,中国古代文献的分类和著录,清晰地反映出了史书独立的过程。
曹魏时期,郑默编制目录书《中经》。西晋荀勖在继承《中经》的基础上,撰成新的目录书《中经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一曰甲部,纪六艺及小学等书;二曰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术数;三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2]。这是中国文献目录史上最早的四部分类法,从中已可见到史书归于丙部,是一个独立的部门。这同《七略》与《汉书·艺文志》相比,是一个重大的变化。
此后,古代文献的分类经过四分法与七分法的反复出现,史部书的地位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性。其中,东晋李充、南朝阮孝绪在确定史书整体地位及史书内部分类上,有特殊的作用。李充在东晋任著作佐郎(一说大著作郎),整理典籍,“因荀勖旧簿四部之法,而换其乙、丙之书,没略众篇之名,总以甲乙为次。自时厥后,世相祖述”[3]。李充所撰的目录书,同《中经簿》相比,是将原来乙部、丙部的书对换了位置,即史部书升到了四部书的第二位。
继承文献的七分法的,在南朝有王俭和阮孝绪。宋后废帝时的秘书丞王俭,撰有四部书《目录》,又别撰《七志》。《七志》包括:《经典志》,纪六艺、小学、史记、杂传;《诸子志》,论今古诸子;《文翰志》,纪诗赋;《军书志》,纪兵书;《阴阳志》,纪阴阳图纬;《术艺志》,纪方技;《图谱志》,纪地域及图书。其道、佛附见。梁武帝时,处士阮孝绪,“沉静寡欲,笃好坟史,博采宋齐已来,王公之家凡有书记,参校官簿,更为《七录》:一曰《经典录》,纪六艺;二曰《记传录》,纪史传;三曰《子兵录》,纪子书、兵书;四曰《文集录》,纪诗赋;五曰《技术录》,纪术数;六曰《佛录》;七曰《道录》”[4]。《七录》与《七志》相比,其中一个明显的不同,是重新恢复史书的独立地位,并总其名为《记传录》。阮孝绪在论到这一点时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