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史学上较早的几种历史观念
一、“天命”史观的产生及其动摇
中国古代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观念,其基本范畴与主要问题大致有:天命与人事的关系,人意、时势、事理的作用,这些是关于历史变动的原因及探求其中内在之“理”的观念;古与今的关系,循环与变化的关系,这些是关于历史与现实之联系,以及历史是否在变动中不断进化的问题;人君、将相和其他各种人物及民众在历史变动中的作用,这是涉及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之历史地位的评价问题;还有历史鉴戒思想和多民族同源共祖观念;等等。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中国史学上的历史观念的发展,是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演进的,它经历了非常复杂的发展过程。十九世纪后期,西方近代进化论的传入,使中国传统的历史观念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而二十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则引起了中国史学(不限于史学)在历史观念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这里,先从史学上较早的几种历史观念讲起。
中国先民,在殷朝已经具有至上神之存在的观念。这个至上神,起初称为“帝”,后来称为“上帝”,大约在殷、周之际的时候又称为“天”[1]。这有一个变化过程。
从卜辞所反映的情况看,殷人心目中的至上神即“帝”或“上帝”,是有意志的一种人格神。上帝能够发号施令,上帝有好恶,上帝能赏罚,一切天时上的风雨晦暝,人事上的吉凶祸福,如年岁的丰啬,战事的胜败,城邑的建筑,官吏的黜陟,都由上帝所主宰。例如:
帝隹(唯)癸其雨。[2]
(上帝在癸的一天要下雨。)
帝其降堇(馑)?[3]
(上帝要降下饥馑吗?)
王封邑,帝若。[4]
(王要建都城,上帝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