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活跃,大国争霸,战争频仍,社会动**。面对这样的现实,人们既对“天命”有所怀疑,也就不能完全去以“天命”来解释社会现象,而要寻求新的解释,它至少是对“天命”的补充形式。这种寻求自然地引导着人们从人事本身解释社会现象,有的思想家、政治家则破天荒地提出了与“天道”相对立的“人道”。
史家在《国语·周语下》中记了这样一件事:
柯陵之会,单襄公见晋厉公视远步高。晋郤锜见,其语犯。郤犫见,其语迂。郤至见,其语伐。齐国佐见,其语尽。鲁成公见,言及晋难及郤犫之谮。
单子曰:“君何患焉!晋将有乱,其君与三郤其当之乎!”鲁侯曰:“寡人惧不免于晋,今君曰‘将有乱’,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对曰:“吾非瞽、史,焉知天道!吾见晋君之容,而听三郤之语矣,殆必祸者也。”
单子仔细分析了“晋君之容”,认为他“视远,日绝其义;足高,日弃其德”。在目、足、口、耳“不可不慎”的四个方面中,晋侯已在两个方面表现出不妥,故必致祸。至于“三郤之语”,“犯则陵人,迂则诬人,伐则掩人”,他们都是居于高位之人,又加上这“三怨”,谁能忍受得了呢!后来,“三郤”果然被杀,而晋厉公本人也被臣下所弑。
单子从“见晋君之容”、“听三郤之语”而判断他们必定招致大祸,或许有过分夸大之处,但问题的实质并不在这里,而在于他回答鲁成公的问题时,完全避开了“天道”,而着眼于“人故”。“故”,韦注曰:“事也。”所谓“人故”,就是人事。值得注意的是,当鲁成公提出问题时,即已考虑到“天道”与“人事”两个方面的可能性,可见当时人们对于“人事”的思考已不是个别现象了。而单子的回答则干脆排除了“天道”的因素,只谈人事,这就从事实上否认了只有“天道”能决定人间祸福的传统观念。这件事情的重大意义是,人们在认识社会现象时,明确提出了“人事”这个观念,这无疑是“天命”史观笼罩下人类对自身作用之认识的较早的精神觉醒。就《国语·周语下》的这段记载来看,联系到下文单子所论诸事都一一发生,可能有后人附会之嫌。但《国语》成书于战国时期,即使出于后人附会,其“天道”、“人事”观念的提出,也是相当古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