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华史学志(第五卷)

第二节 究天人之际

字体:16+-

一、“天”的新解和天人关系

司马迁提出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两个既古老又现实的问题,在历史观念的发展上具有根本的性质和长久的影响。这里,首先从“天”谈起。

如上节所述,殷、周时期,“上帝”和“天”是指人格化的至上神。这种观念在后世虽然还时隐时现地出现,但它已不能在历史观念上占据统治地位了。至晚从春秋时期开始,人们对“天”的含义已逐渐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解释。子产、单襄公等人所说的“天道”,尽管还没有完全否定“天命”的存在,但已包含了自然的天象的成分。孔子讲“天”反映出人们对“天”的认识的矛盾性和过渡性。他一方面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34],另一方面又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35]但总的来说,他不曾专门对学生讲过“天”。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36]可见,孔子关于“天”,是持谨慎态度的。而老子则认为“天”是自然的无意志的物质性的天空,“天地不仁”[37]。战国时期,人们论“天”或赋予它一般自然现象的含义,或赋予它自然之势、客观之势的含义。孟子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38]这里说的“天”,即指自然、客观之势。而荀子则具体指出:“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39]这是非常清楚地说明了天是自然界的论点。所以说,在中国思想史上,思想家很少有不讲“天”的[40]。

当然,对“天”的新解,又总是伴随着人们对于“人”自身的认识的推进。子产之论“天道”与“人道”是这样,其后人们探究天与人之关系的总趋势也是这样。因此,天人关系就成了一切思想家、史学家特别关注和潜心探讨的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