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往的史学,正是中国现今史学的起点。从历史学自身的发展来看,史学只有在批判继承中才能创新,才能发展。在世界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二十一世纪,批判地借鉴外国史学积极成果,固然是发展中国史学重要的条件;而批判地继承中国史学的优秀遗产,更是发展当今中国史学所必不可少的前提。中国史学史表明:史学的发展,一则取决于时代提供的条件,二则取决于对以往史学的批判继承。这是一个基本规律。章学诚在论述中国历史著作的体裁与思想的发展脉络时指出:
《尚书》一变而为左氏之《春秋》,《尚书》无成法而左氏有定例,以纬经也。左氏一变而为史迁之纪传,左氏依年月而迁书分类例,以搜逸也。迁书一变而为班氏之断代,迁书通变化,而班氏守绳墨,以示包括也。就形貌而言,迁书远异左氏,而班史近同迁书,盖左氏体直,自为编年之祖,而马、班曲备,皆为纪传之祖也。推精微而言,则迁书之去左氏也近,而班史之去迁书也远。盖迁书体圆用神,多得《尚书》之遗;班氏体方用智,多得《官礼》之意也。[10]
这段话表明:有的史书在体裁上变化很大,而在思想上则前后相承;有的史书在体裁上前后相承,而在思想上则相去甚远。可见在批判继承中会有种种不同的情况出现,但批判继承前人的成果,则是史学发展中的共同现象。
章学诚在论述通史撰述的发展时又说:
……总古今之学术,而纪传一规乎史迁,郑樵《通志》作焉。统前史之书志,而撰述取法乎《官礼》,杜佑《通典》作焉。合纪传之互文,而编次总括乎荀、袁,司马光《资治通鉴》作焉。汇公私之述作,而铨录略仿乎孔、萧,裴潾《太和通选》作焉。此四子者,或存正史之规,或正编年之的,或以典故为纪纲,或以词章存文献,史部之通,于斯为极盛也。[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