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人世间之所以有争斗混乱,皆起于争名夺利。争什么名?争贤德之名、才智之名。谁成了贤德之人,谁就具备了做高官的条件。做了高官,自然也就有了利。利之所在,趋之若鹜,五花八门的炒作应运而生,各种贤能桂冠招摇过市。越是抬高“贤能”之士的官位,这种竞争、炒作、尔虞我诈,就越发不可收拾。原本选拔贤能之士来管理社会造福人民的初衷,不仅不能实现,反而危害了社会与国家。所以老子主张“不尚贤”。
不尚贤,难道尚不贤、尚无能?当然不是。老子意思是说不要用“尚贤”为口号。用“尚贤”为口号,那只是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结果则是乱了人心。如果只是形式上把“贤才”拔上来,高予之官,厚予之禄,似乎尚贤,但往往是把鱼放到树上,不仅害了贤才,而且会误导一些自认是贤才的人争名夺利,误了千万人的一生。
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只要是生理自然所需,老子并不反对。老子反对的是有些人总是在老百姓眼前炫耀某些可欲之物,诱发人的欲望使之走向不自然。没有这种让人心发热的不自然的欲望,老百姓也就不会生事作乱。最好是人们物质上食甘服美,精神上纯真无邪,身体强壮,少有逞强斗勇之志。总之,要去掉世俗的虚妄之知和不自然的欲求,那些少数自以为聪明的人就不敢胡作非为。一切按规律办事,则天下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