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系列:老子

第七十七章

字体:16+-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天之道,其具体所指,是天体(日、月、星辰)运行之道,但先秦学者所说的“天”亦即自然。天之道即自然规律。老子的道既是生天生地的本原本体,又是自然总规律。

老子讲损有余补不足,目的是“补不足”。

“损有余而补不足”并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均衡。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是自然机制的均衡。自然不均衡,不和谐,自然界就不能发展。当出现某种失衡时,自然能够平衡偏失,推动滞后,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一个懂得客观规律的人,也善于运用社会调控机制,使社会运转平衡有序,避免失衡动**。老子的损有余补不足,孔子的患不均,其积极内涵是共同富裕,并不是平均主义。均平、共同富裕,是中国历代有良知智慧之人的共同理想。诚然,在考虑如何实现这一理想与愿望时,他们确实并没有提出任何积极的斗争纲领。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这种追求。这种追求,并不是什么向剥削者说教,也不是希望剥削者发善心施舍,而是一种薪尽火传、锲而不舍的勇敢。正是有了这种勇于追求的精神,才一步一步导向了我们今天全面实现小康的现实。没有两千年前的这些看来幼稚的理想,就没有今天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