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识人,历来不易。平常我们说的“察言观色”,是一种识人的方法。所谓“察言观色”,就是看一个人说了什么话(包括发表了什么演讲、写了什么文章),是怎么说的,说这些话时是什么神情,从而识别他说的话是真话还是假话,是实话还是虚话、空话、套话、废话,从中了解一个人的品德。这还不够,还要看一个人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说的与做的是否一致,也就是要“听其言观其行”。了解一个人的德和才,主要考察其言行。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看人要 “听其言,观其行”。《论语》第五篇《公冶长篇》记载:“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孔子指出自己识人的不足,认为不能听其言就信其行。这对于我们今天全面、准确、真实地看待人、认识人、了解人,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公冶长篇》及《雍也篇》中,记载了孔子对其弟子及先人的评价,这些评价都是孔子通过“听其言,观其行”得出的。比如,他说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并“以其子妻之”。公冶长虽然进了监狱,但孔子通过长期观察,认为他没有罪,还把女儿嫁给了他。孔子认为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孔子认为,如果光“听其言”就“信其行”,那么认识就可能不全面、不准确,必须“听其言,观其行”。
“听其言,观其行”,是一种重要的识人方法。言行一致的君子并非没有,对于他们,“听其言”就可以“信其行”。但是,古往今来,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也大有人在。比如,李登辉、陈水扁,一会儿信誓旦旦不搞“台独”,一会儿又搞“去中国化”、搞“入联公投”;再比如,达赖集团,表面上说不反对中国举办奥运会,说不搞分裂祖国活动,暗地里却策划组织“3·14”打砸抢烧事件,干扰奥运圣火传递。对于他们,就要擦亮眼睛,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一些腐败分子也是这样。他们在台上反腐败喊得震天响,慷慨激昂,有的还给组织写血书,信誓旦旦表示坚守清廉,但是一有机会就经受不住**,伸出了贪婪之手,谋取不义之财。因此,看人、考察干部,不仅要看其说什么、怎么说,更要看其干什么、怎么干,不被其动听的演讲、报告所蒙蔽,而要在实践中、到老百姓中去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真实、准确地了解干部的德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