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孔子在识人用人方面,不仅有很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有很深刻的见解和论述。孔子非常注重对弟子的观察,他对弟子的性格、特长非常了解,所以能做到“因材施教”;他对历史人物及当时的政治活动家,有不少评论,体现出他独特的评价标准和深邃的识人眼光;对用什么样的人、怎样用人,也有自己的见解。孔子的识人用人思想,对我们今天正确地选人用人,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看人要全面,注重观察一个人的言行和神情,不被一时一事蒙蔽
知人识人历来不易。人们常埋怨、责怪别人不了解自己、没有发现自己的才能、埋没耽误了自己,而忽视主动去了解别人、认识别人。所以孔子感叹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篇》),意思是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而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如何去了解别人、认识别人?孔子认为,要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为政篇》)。实际上是提出了运用视、观、察三种方法来知人、识人。“视”,就是广泛地通过各种资料来分析;“观”,就是历史地、综合地分析人才的过去和未来;“察”,就是合乎逻辑、合乎情理地定性判断。这句话的意思是,要了解一个人,先观察他的言行,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看其一贯表现,还要看他追求什么。通过这些方法来考察和识别,这个人还怎么隐藏呢?
观察一个人,还要不被假象所蒙蔽。孔子曾举他对颜回的认识来说明。“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篇》)。颜回是孔子认为“贤哉”的学生。孔子经常与他探讨品德方面的问题。探讨时,颜回看上去有些笨拙,言语少,有些木讷。但过后,颜回认真思考,总会产生一些体会和心得。可见,颜回是不愚笨的。孔子正是通过对颜回长期、全面的观察,才真正了解和认识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