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我还要说明几点。
第一,中国史学上的五次反思,都不能视为史学家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因为每一次反思,一方面都有时代的原因所促成,换言之,史学家的反思都不能脱离他们所处的时代及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又都是史学发展上的积累和要求,尤其是思想上、理论上的积累和要求。总之,每一次反思,都是时代和史学共同促成的。
第二,中国史学上的五次反思所产生的影响,表现得有点快、有点明显,如以梁启超的《新史学》为代表的第三次反思;而大多反思都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被人们充分理解并予以接受,成为史学发展的新的内在动力。这或许是一个规律。
第三,史学上的反思之所以能够推动史学的发展,是因为每一次反思都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面世。从刘知幾的《史通》、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梁启超的《新史学》、李大钊的《史学要论》,一直到尹达、刘大年、白寿彝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做的论述,都在他们所各自所处时代之史学的理论成就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中国史学有自我反思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国史学之树能够常青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1] 2007年4月15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演讲。
[2] 刘知幾:《史通》原序,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页。
[3] 刘知幾:《史通》卷十《自叙》,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71页。
[4] 刘知幾:《史通》卷十《自叙》,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71页。
[5] 刘知幾:《史通》卷八《书事》,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13页。
[6] 刘知幾:《史通》卷五《采撰》,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