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近三十年史学演讲录(第十卷)

字体:16+-

我讲的第三个问题是人在社会中的不同角色。人在社会中有哪些不同角色,我想从这个问题来说明历史对于人生修养的具体意义,要阐明这个问题,首先还是要从学理上来认识,然后再从情感上来进一步体察这样的认识。社会历史进程是通过人的社会活动来实现的,离开了人和人的社会活动,也就谈不上任何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因此,广义地说,就像马克思、恩格斯说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神圣家族》)人的活动是不同的,历史不过就是这种活动的反应,从根本上说,史学家撰写历史著作不能不写人,人们不能生产一部没有人的著作。那么写人的思想、品质,写人的行为活动,写人的价值,进而要写到对人的评价,而人又都是具体的人,是同他人、同社会相联系的具体的人,不是一个抽象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在历史学家的笔下,总是涌动着芸芸众生:这样的人,那样的人,总是有说不尽的千古风流人物。在这方面,中国古代的史学有非常明显的特点,而这在世界史学上独放异彩。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中国拥有多种多样的史书,其中最重要的史书是纪传体史书,纪传体史书就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书。我们想,《史记》这部著作,一百三十卷,本纪是写帝王,帝王也是人,不是神;世家写各诸侯国国君,也写了一些著名的将相,也是人;七十列传,更是社会各阶层的代表人物,都是人。我们考察一下全世界的史书,在哪个年代,有像司马迁写过的那样的书,鲁迅讲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种纪传体一直影响到我国后来历朝历代正史的编撰,以人物为主。我们先不说《清史稿》,就说“二十四史”到底写了多少人,我多次提到这个问题,不知道我们现在的数字化手段能不能统计出来。这很困难,为什么很困难呢,因为一篇传里面不只是传主一个人,这个传里还有相关的许多人,有的人可能就一两句话,但是他是有名有姓的,那么到底有多少人,很难说清楚,也许将来我们能够说清楚。这就是,我们中国史书一直非常重视人在社会、在历史运动中的主体作用,所以我说它在世界史学上独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