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摘要》中,马克思对异化劳动问题做了初步阐述。虽然国内外对《摘要》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的第一手稿成文时间的先后有不同看法,但从内容来看,《摘要》主要是分析一般商品生产劳动(即所谓谋生劳动),特别是由自然经济转入商品生产后出现的劳动异化情况,其中虽然也涉及由一般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生产以后的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但那并非重点。这同《手稿》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为中心来展开对异化劳动的论述是不同的。从历史和逻辑两方面来说,《摘要》和《手稿》是相互衔接的,前者是后者在理论上和材料上的准备。
马克思在《摘要》中有不少地方是复述穆勒的观点,但他把它们纳入异化劳动理论之中,把劳动异化看成是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逐步发展起来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认为,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下,人以自己的直接需要量作为生产的尺度,即生产直接满足自己需要的东西。人们生产的东西不多于他直接需要的东西,需要的界限也就是生产的界限。马克思的这个看法不全面。其实并不是需要量决定生产量,而首先是生产决定需要,贫乏的需要显然是由落后的生产造成的,虽然需要也必然反作用于生产。但这里与问题有关的倒不是如何辩证分析生产和需要的关系问题,而是马克思用异化的观点考察这个问题,认为在需要与供给正好相抵的情况下,生产的直接目的就是自己的需要,不存在产品之间的交换,因而不存在异化,即不存在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脱离的现象。
当有了剩余产品以后,情况开始发生变化。虽然在“外化的私有财产的粗糙形式”即偶然的以物易物的交换中,劳动是劳动者的直接生活来源,是他个人存在的积极实现,但同时,劳动者又以自己产品的余额去换取另一个人的产品余额。这样,通过交换,劳动部分地成了收入的来源,从而使劳动的目的和性质开始发生了变化。劳动产品不再是完全为了生产者个人的需要,而是“作为价值,作为交换价值,作为等价物来生产的”[24]。表面上,剩余产品是彼此为对方的需要而生产的,实际上,彼此都是以自己的剩余产品占有对方的产品,而且力图多占有对方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