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的历史观研究

一、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的初步接近

字体:16+-

在唯物史观的创立中,马克思对经济学的深入研究起了重大作用。如果说1844年年初马克思在巴黎开始的经济学研究,使他摆脱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传统,由异化上升到异化劳动,发现了劳动在形成人类历史中的决定作用,打通了一条通向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道路,那1845年年初马克思到达布鲁塞尔以后继续经济学研究,则为由异化劳动转向全面确立唯物史观作了理论准备。完全可以说,马克思由异化到异化劳动再到全面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是分不开的,而目的则在于寻求对共产主义学说的科学论证。

马克思是在1845年2月初,由于法国政府的迫害而移居布鲁塞尔的。在这里,马克思继续进行在巴黎开始的政治经济学研究,阅读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他还同恩格斯专程到过伦敦和曼彻斯特实地考察和进行文献研究。这里我们只着重分析一下马克思对德国经济学家弗·李斯特于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第一卷的评论,看看马克思是如何开始接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规律的。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是德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他为适应德国资产阶级发展工业,保护国内市场,防止英国竞争的需要,提倡保护关税制度,反对自由贸易。他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第一卷,就是专门论述国际贸易、贸易政策和德国关税制度的。他强调德国保护关税的必要性,并吹嘘自己要对政治经济学中流行的国际贸易理论、贸易政策理论的错误实质和原因进行研究。可是李斯特极力掩盖他的理论的实质,仿佛他不是代表德国资产阶级追求财富,独占国内市场,力图使德国的工业达到英国的繁荣程度的愿望,而是为了所谓国家的利益:“他害怕谈他所渴求的恶的交换价值,而谈生产力;他害怕谈竞争,而谈国家生产力的国家联合;他害怕谈他的私利,而谈国家利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