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的历史观研究

三、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对阶级斗争物质基础的探讨

字体:16+-

马克思不仅批判蒲鲁东,批判海因岑,密切注意工人运动中的错误思潮,并且重视在工人中的宣传活动,正面向工人阐述自己创立的科学观点。《雇佣劳动与资本》就是马克思在德意志工人协会的几次讲演。虽然这本书是1849年4月以连载的形式发表在《新莱茵报》上,但就它的基本思想来说属于1847年。

唯物史观的创立同马克思从事经济学研究是分不开的。这一点,在《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中都表现得很明显。《雇佣劳动与资本》虽然属于19世纪40年代的著作,有个别地方与他1859年以后写的著作中的论点不同,而且从较晚的著作来看,有些用语和整个语句是不妥当的,甚至是不正确的,如把出卖劳动力和出卖劳动相混同,但它是马克思第一次正面地、通俗地宣传和阐述自己的经济观点,特别是把经济观点和唯物史观结合在一起,通过更深入地考察“资产阶级的生存及其阶级统治和工人的奴役地位所依为基础的经济关系本身”、“叙述构成现代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物质基础的经济关系”[42],对什么是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以及阶级对抗的实质做了有经济学根据的论述,进一步深化了唯物史观的一些重要思想。

当我们考察任何一种社会时,我们所看到的是极其多种多样的人的活动和关系的庞大网络。它光怪陆离,使人眼花缭乱。但只要深入进去,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种复杂纷乱的关系,大体上划为两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而把这两类关系串联起来的核心、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正如马克思说的:“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而且也互相影响自然界。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43]因此,物质资料生产是整个社会大厦借以建立起来的骨骼和底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