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的历史观研究

三、对国家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考察

字体:16+-

国家问题是政治学的问题,但如何考察和认识国家的本质是个历史观的问题。国家问题是政治斗争的枢纽。马克思非常重视国家问题,它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一个突破点。正是通过清算和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国家观,马克思打开了通向唯物史观的大门。

早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在《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中就反对用掌权人物的个人意志来解释国家,强调必须研究决定国家本质的各种关系的客观本性。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国家学说,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原理,为唯物史观奠定了第一块基石。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完全达到了对国家本质的唯物主义理解。他不仅揭示了以普遍利益形态出现的国家是虚假的共同体,并且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总结了国家制度演变的实质,强调国家内部的一切斗争,如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君主政体相互之间的斗争,争取选举权的斗争,等等,归根结底是各个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马克思的这些论断,包括对以往特别是法国历史经验的总结,缺乏现实经验的检验和论证。1848年欧洲革命的经验填补了这个重要空白。特别是从中总结出来的关于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和无产阶级专政历史使命的论述,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政治制度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的核心。它既包括政权的阶级属性,也包括统治阶级借以实现自己统治的形式。马克思通过总结1848年革命的经验,对后一方面,即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形式的演变的实质作了深刻的论述。马克思从阶级斗争和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中考察资产阶级的国家制度,坚持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马克思把法国的二月革命时期,即从1848年2月24日到5月4日(从路易-菲力普被推翻到制宪会议开幕),称为革命的序幕、普遍联欢的喜剧。这个时期仓促建立的政府是临时政府,各个阶级的代表,如王朝反对派、共和派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派的小资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民主派的工人,都在二月政府中临时取得了位置。虽然每个政党都按照自己的观点来解释这个临时政府,例如夺取了二月革命胜利的工人把它宣布为社会共和国,实际上这个所谓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府。但由于阶级力量对比关系,临时政府就其构成成分来说表现为共同推翻七月王朝的各个阶级间的妥协和分享胜利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