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引言
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能力、开发智力,但是在学生能力结构的因素中,除了一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因素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的能力因素,即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发现、感受、评价和欣赏美的能力,即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的审美价值进行分辨、评定时所必备的感受力、理解力、鉴赏和创造力。它是人的能力结构中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因素,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1]。正如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审美是一种高级需要,美在自我实现者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不能得到全面的培养和发展,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种遗憾和缺陷。
当前,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审美教育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美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培养学生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格品质行为、发展智力、增强体质、热爱劳动等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小学阶段是儿童感知美、欣赏美、表达美最敏感和自由的阶段,有效的审美教育对发展儿童的审美素养至关重要。虽然,在审美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美育对个体审美能力的发展作用,但是美育对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学生的影响如何,还缺乏实证研究,尤其是美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结构中各因素的影响如何,则更缺乏具体的定量分析。为此,本研究利用小学美育课程的实施,考察审美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影响效果,以及在不同性别、年龄学生身上的差异,具体分析审美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结构中各因素的影响,以验证美育的审美发展效应,丰富美育心理的研究,指导美育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