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美育效应

4.4 文学审美赏析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字体:16+-

4.4.1 引言

自古以来,文学就在人类的精神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早在古希腊,人们就认识到文学对人的心理的重要功效,古希腊人曾称图书馆是拯救灵魂的地方。人的发展,离不开多方面知识的熏陶和丰富的人生实践,审美培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诚如马斯洛所言:“创造性的艺术教育,更确切地说,通过艺术进行的教育,它所以特别重要,与其说能造就艺术家或艺术产品,不如说能造就更好的人。”[1]可见,审美对塑造人的品格具有重要意义。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无疑能够担当此任,它能培养人的美好情操,丰富人的心灵,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进思维的活力,对中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有利于他们的全面成长。文学能提高一个人的内涵,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好处,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是文学是怎样作用于人的心理、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却始终是一个问题。国外对文学的心理功能运用主要集中在阅读治疗上。目前国外阅读治疗研究发展迅速,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治疗材料、应用机制和治疗对象。在其应用机制上,大部分的研究都肯定了阅读治疗在改变认知、增强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因而它被应用于很多认知-行为主义的治疗和教育[2]。但有关审美赏析改变情绪、影响心理健康的研究还比较少。

国内的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做了大量调查研究[3]。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探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迫在眉睫。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大致分为四类:以消除心理疾患为目标,采用心理治疗方法的医学模式;以改善心理障碍和行为障碍患者的社会适应性为目标,采用活动法或脱敏法等行为矫正技术的社会学模式;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目标,采用心理辅导法的教育学模式;以解决或消除某一方面、某个层面的心理问题为目标,采用专门的心理咨询或辅导的心理学模式。综合分析上述各学科模式的利弊,有学者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提出并实施了生理、心理、社会、教育协调作用的整合模式。根据此整合模式,有3种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专题训练,咨询辅导和学科渗透[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偏重前两种方法,对学科渗透没有足够的重视。而我们在实际运用中,学科渗透针对的群体更为广泛,作用时间长,具有专题训练和咨询辅导无法比拟的优点。运用文学审美赏析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有效地与中学语文衔接,形成学科渗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丰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