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美育效应

1.2 审美的内涵

字体:16+-

什么是审美?审美是一个具有多层含义的复杂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审美的概念也随之产生了改变。审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审美特指对艺术的审美活动,而广义的审美指的是对任何审美对象的审美活动。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审美都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1]对于审美的概念有的学者持认知加工的观点,认为审美过程以认知加工为主,审美过程中的情绪变化是由认知造成的[2]。有的学者则认为审美是一个情绪体验的过程。伯莱因(Berlyne)从心理生理学的角度研究审美,他认为审美指的是当个体欣赏艺术时,由于受到兴趣和享受愉悦的驱动所引起的情绪上的生理唤醒[3]。Frijda认为,审美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4]。随着审美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在审美过程中,认知和情绪不是某一方起主要或支配的作用,另一方处于次要或从属的作用,而是一个认知和情绪相互作用的过程。Leder认为审美是一个伴随着情绪状态持续变化,并最终获得与美相关的各种知识和体验到与美相关的各种情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情绪会随着认知评价的变化而不断增强或减弱。反过来,情绪的变化也会对个体的认知产生影响。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审美包括感官对事物信息的获取,认知和情绪对信息的加工,以及审美判断和审美情绪的获得过程。[5]

总结前人的观点,我们认为,审美是个体对审美客体的主观加工过程。这种加工过程表现为个体直觉认知或理性认知到对象的和谐关系,并获得身心美感体验的活动。通过审美,个体最终体验到了美。具体说来,审美是指个体在对审美客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认知加工和情绪加工,体验到由此而带来的愉悦的过程。在审美过程中,认知加工和情绪加工共同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