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儿歌的历史发展
儿歌是儿童歌谣的简称,属于民间歌谣的范畴,是人民口头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儿歌历史十分悠久,远在三千年前就有传唱的“童谣”;二千年前就有人收集和记录儿歌,在《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中可以读到最早记载下来的儿歌。
在我国称作“童谣”的儿歌,是指民间儿童念唱的歌谣。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童谣”还有各种名称,如“童子歌”“孺子歌”“婴儿谣”“童儿歌”“儿童谣”“小儿谣”“小儿语”“孺歌”等。这些人民口头创作的歌谣,内容虽然大部分不符合现代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但是它的艺术形式(如连锁调、急口令、颠倒歌等)和表现手法(如夸张、比兴等)对现代儿歌的创作有深远的影响,被现代作者所采用。
童谣是民间歌谣的一部分。对于歌谣,古人的解释为:歌是有曲谱、有歌词的歌曲,谣是没有固定的曲调,唱法自由的“徒歌”——歌词。由此可见,童谣就是一种长期流传在民间的、以韵语写的没有音乐相伴的口头短歌。
到了明代,我国对儿歌的搜集、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学者吕得胜、吕坤父子不仅看到儿歌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也发现了它们的教育意义。于是他们便着手广泛采集歌谣并进行改编,在16世纪末编辑成《小儿语》,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儿歌专集。到了清代,郑旭旦等更肯定了儿歌的价值,称儿歌是“天地之妙文”,犹如自然界发出的音响——“天籁”。刊行于19世纪中叶的《天籁集》和《广天籁集》都是优秀的儿歌集,其中的作品以反映儿童生活和儿童心理情趣的居多,既有道德教育和知识性的儿歌,也有游戏性的儿歌,如“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还有发展儿童语言能力的儿歌,如“一颗星,挂油瓶;油瓶漏,炒黑豆”等,这两本书比明代儿歌的内容更加丰富。它们在民间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