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呈现
王奶奶原本是个积极向上的老人,可半年前老伴突发心梗,她也随之出现烦躁、坐立不安、爱哭等症状,常担心自己和老伴的身体和以后的生活。失眠,常常半夜两三点钟就起来,双眼发直地呆坐着;白天精力很差,什么都不想干,也不能照顾老伴;不想吃饭,人也消瘦了。家人带王奶奶到看病,做了许多检查也没发现异常。经过详细评估后,王奶奶被诊断患有老年抑郁症,并有较严重的自杀倾向。与家属协商后,王奶奶入院系统治疗。2个月后,她又变为原来那个乐观、积极的老人。
知识准备
一、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1.焦虑
焦虑是个体由于达不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导致自尊心、自信心受挫或失败感、内疚感增加,所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性的情绪状态。焦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情绪状态,每个人都避免不了会有焦虑的时候,适度的焦虑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能在人们处于危险时,激发人的潜能,有益于个体更好地适应变化。这种焦虑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也称为生理性焦虑。当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或处境明显不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变成了病理性焦虑,称为焦虑症状。如果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就会被诊断为焦虑症。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老年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有的为一点小事而提心吊胆,紧张恐惧。这种发生在老年人群中的焦虑称为老年焦虑,老年焦虑发展到严重的程度就会成为老年焦虑症,对老年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老年焦虑症原本是较易治疗的心理疾病,但因为容易被忽视而导致精神致残、自杀率高,成为老年健康的一大杀手。
焦虑症可分为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大类:
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急性惊恐发作。老年人会突然感到惊慌、紧张、惊恐、激动、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或有一种不舒适的感觉,常伴有潮热、大汗、口渴、心悸、气促、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尿频尿急等躯体症状。严重时,老年人还会出现阵发性气喘、胸闷,甚至濒死感,并产生妄想和幻觉。急性焦虑发作一般可以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一般不长,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逐渐趋于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