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生命旅程的最后,我们能做什么
“每个人都逃不过命运的法轮,总有要面对死亡的一天。当一个人,需要直面死亡的时候,他想的是什么,他需要的是什么?当一个城市,有更多的人面临死亡的时候,我们又可以做什么?”——《爱与尊严最后的旅行》
这是南大医学院5位学生在2010年的做的暑期实践报告,他们的实践课题是“临终关怀”。
如今社会,人们对于高品质的“优生”观念与时俱进。但面对生命的终结,人们给予的关怀还远远不够。在南京,有这样一支志愿者团队,他们服务的地点不是儿童福利院、敬老院,而是医院的肿瘤病房。家人多半不知道他们从事着怎样的义工服务,他们与生命倒计时的病患相对,他们给生命最后的尊重和关怀,他们正在做的是“临终关怀”。
“做项目前,我们心里也没什么底。”吴骎是南大临床医学专业大四学生,也是当时暑期实践的负责人。他说,在大四的《医学心理学》中,有一节内容是关于“临终关怀”的,但与其他篇目相比几乎是草草带过。“大家都觉得这个重要,但关注点更多还是落在治疗而非心理关怀上。”当时在走访几家养老机构时,他们也发现里面不少临终病人都是由护工照料。“那些护工都是农民出身,没什么过高的文化,就更别说去给病人做临终关怀了。”也是在这次实践中,他们找到了南京设有“临终关怀”项目的养老机构及南京最早做临终关怀的志愿者团队之一。
“在因病死亡的人群中,近1/3死于各类癌症,而其中江苏又是癌症的高发区。”某三甲医院肿瘤科主任说,在他接触的患者中,绝大部分都对死亡具有强烈的恐惧心理。据他所知,在国外,对于癌症晚期的病人除了医学治疗外,还设有心理关怀等疏导治疗,但这一块内容在国内还不成熟。他认为,人们在关注“优生”的同时,还应当做好“优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