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法鉴赏

二、秦代石刻小篆

字体:16+-

从中国书法发展的角度看,秦代是以小篆光耀史册的。所谓小篆当以秦刻石为代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巩固统治,加强影响,他带丞相李斯和百官巡视各地,刻石记功,以颂扬他废分封、立郡县、统一中国的历史功绩,从而留下了珍贵的秦代刻石,相传为丞相李斯所书。秦始皇东巡刻石多已残毁佚亡,今所存者仅《泰山刻石》《琅玡台刻石》,虽已残毁,但秦篆面目尚存,而《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均为后人翻刻,仅存字形格局,而神意俱失。

《泰山刻石》(图5-1)也称《封泰山碑》,是秦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字刻石。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内容是歌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颂词144字,二世诏78字,共计222字。李斯手书。碑石四面环刻,书体为小篆,今存10字。字形结构长形,整齐一致,运笔流畅飞动,转折处柔和圆匀,风格优美,生动有力。泰山刻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书法严谨浑厚,平稳端宁;字形工整匀称,修长宛转;线条圆健似铁,圆中寓方;结构左右对称,横平竖直,外拙内巧,疏密适宜。

图5-1

图5-2

《琅玡台刻石》(图5-2)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秦始皇下泰山南登琅玡山所刻,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四周环刻,剥蚀严重,仅存两面13行86字。清代书法家杨守敬在《平碑记》中评价道:“嬴秦之迹,唯此巍然;虽磨泐最甚,而古厚之气自在,信为无上神品。”以上诸碑一般学者认为为丞相李斯书写的小篆,充满雄强浑厚之气。笔画停匀,提笔疾过,圆浑而遒健;结体平稳,上密下疏,沉着舒展,笔法舒展、线条修长若玉箸,所以后人又称其为“玉箸篆”。

除刻石之外,秦代小篆还铭刻在秦虎符上。如《阳陵虎符》,铭文是极精美的小篆,笔道圆匀,笔力雄健,对称均衡,结法谨密,更兼字画错金为之,灿灿金光,眩人眼目。《新郪虎符》也是笔道圆融,结体严密,字体风格属于秦系文字,精美异常。这类小篆更多方笔意味,而精美严谨不亚于李斯小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