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国学前教育史

二、近代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字体:16+-

19世纪30年代中期,法国学前教育的性质开始发生变化,逐步实现了从慈善事业到国民教育事业的转变。法国自拿破仑时代开始,就形成了一套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结果是成功地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近代学校体系。1833年,教育部部长基佐颁布了关于初等教育的法令,使初等教育这个拿破仑时教育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此后,政府遂把注意力转向托儿所,将其逐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政府的重视是法国学前教育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从那时起,法国的学前教育在世界上一直处于先进地位,成为法国在教育方面的骄傲之一。

(一)学前教育性质转变的历史条件

法国托儿所性质的转变与法国近代资产阶级的国民教育观念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爱尔维修和卢梭等人抨击了旧的教育制度,并在理论原则上提出了以世俗化、民主化为主要特征的新教育构想。为将这些构想付诸实践,法国大革命前后历届政府提出了教育法案、计划和报告等不少于25项。[3]这些法案和计划等由于战乱和政局不稳等原因虽未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但已初步形成政府重视国民教育的传统,树立起在法国建立统一的国民教育制度的坚定信念,并在客观上为法国从封建等级教育制度向近代教育制度转变这一重大的历史变革铺平了道路,在上述背景下,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必然的结论。

法国学前教育性质发生转变是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加强这一趋势的反映,也是法国政府自上而下地建立国民教育体系的自然结果。1808年,拿破仑宣告成立“帝国大学”,将所有的教育机构和学校都归于政府的管辖之下,国家牢牢地控制了教育的管理权。在拿破仑时代,中、高等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1833年基佐法案颁布后,初等教育又得到极大的扩充。在高、中、初等教育的问题解决之后,信奉统一国民教育制度原则的法国政府自然将注意力转向已在民间得到初步发展的托儿所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