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国学前教育史

一、19世纪上半期的学前教育

字体:16+-

19世纪德国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最初20年,此时期主要是为解决妇女劳动就业,幼儿无人看管的问题,各地纷纷建立了不少私立的,冠以各种名称的学前教育设施,其目的是保护婴幼儿的安全和健康,且多为季节性设施。20年代中期以后,受英国幼儿学校的影响,在1824年的《一般学校新闻》中重登了伦敦幼儿学校协会的创立宗旨,以及1826年怀尔德斯平的著作被译为德文。为与本国产业革命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相适应,德国的学前教育开始得到真正而且快速的发展,但绝大部分仍属慈善机构,各邦政府并未从财政上给予必要的资助且公开地贯彻着维持社会秩序的立场,并不热心支持,同英、法政府较为支持的立场形成鲜明的对照。

(一)保育所、托儿学校和幼儿保护机构

在德国的学前教育设施中,其中最早也最应给予注意的,乃是侯爵夫人巴乌利勒(Pauline,1769—1820年)所设的“保育所”。她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从1799年开始就致力于贫民救济工作。1801年为贫民所设的救济所里包括孤儿所,1802年受法国帕斯特莱夫人在巴黎创办的“育儿院”的启发,在多特蒙德设立了一座保育所(Pflegeanstalt),作为其救济工作的一部分。

这个保育所招收的对象,是母亲从事日间农业劳动并已断奶的1~5岁的婴幼儿,保育所开放时间是从初夏到农忙期,每天上午6点到下午8点。巴乌利勒托儿所把重点放在幼儿的健康上,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和营养丰富的饮食,大力提倡户外运动。作为农忙时的托儿所,教育只是处于附带和从属的地位,教育内容有语言训练、唱歌、社会道德训练和生活规律的培养。

巴乌利勒托儿所是德国最早出现的幼儿保育和教育设施,它揭开了德国幼儿教育史上光辉的一页。作为贫民救济政策中的一部分,在19世纪一二十年代开始大量发展。1810年在哈达斯莱宾成立了“保姆学校”,1812年左右,市民学校和免费学校的校长们在莱比锡成立了这个城市最早的托儿所,1810年在石勒几亚和威斯特代林出现了“夏季学校”,这是一所简易的农忙期托儿所。这些托儿所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几乎同巴乌利勒的托儿所完全相同。在迪谢尔多夫,1821年颁布了一条政令,允许“初等学校的教师及退职教师的寡妇”在自己家里开办监督和教育6岁以下幼儿的“保育学校”,这种学校更具有托儿所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