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文的幼儿学校引入之前,美国流行的是裴斯泰洛齐的家庭式教育,强调运用直观教具和家庭式的爱的环境来影响幼儿,使之不同于文法学校的预备学校。1806年,裴斯泰洛齐的一个助手约瑟夫·倪夫(Joseph Neef)来到美国指导一所裴斯泰洛齐学校。后来,陆续有一些裴斯泰洛齐式的学校在美国开办。但是,这种学校并没有完全体现出学前教育的特点,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前教育机构。因此,很快就被欧文的幼儿学校的影响所淹没。
1824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建立“新和谐村”,从事创办共产主义公社的活动。开办幼儿学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他的影响下,美国许多州都建立了幼儿学校。1830年,这些幼儿学校改称初级部(primary department),与初等学校相衔接,强调幼儿的健康保护和户外活动。这些方法也被初等学校低年级所采用。很多初等学校招收4岁左右的儿童入学,用幼儿学校的方法来教育他们。一时间,幼儿学校风靡美国。
幼儿学校的经费来源以收费为主,或靠一些慈善团体的捐款来维持。其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家庭的儿童。当时,教育当局致力于初等教育的普及,尚无暇顾及学前教育,不愿承担幼儿学校的经费。加之裴斯泰洛齐式的家庭教育传统的长处深入人心,而后来幼儿学校本身也出现了机械化的倾向,以成人的意见为主,不重视对幼儿特征的研究,更由于经济的原因,幼儿学校在美国存在不久就销声匿迹了。
幼儿学校在美国存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在思想观念上对美国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美国民众中传播了重视幼儿教育的思想,认为学校有责任对4~6岁的幼儿进行教育,教给他们有关宗教、道德及读、写、算方面的初步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讲,幼儿学校是作为家庭教育的补充形式而出现的。但它否定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试图将幼儿拉出家庭。因此,19世纪30年代,在幼儿学校的影响的**过后,迅速兴起了“家庭学校运动”(Family School Movement)。这是裴斯泰洛齐家庭教育影响的复归。人们认为,幼儿学校环境恶劣,拥挤不堪,不利于幼儿健康。同时,教师的素质也不高。从另一方面考虑,将幼儿集中在一起也不利于道德教育,导致道德败坏。相比之下,家庭更有利于儿童的道德品质的培养。父母们还认为,幼儿学校夺去了他们和孩子相处的乐趣。幼儿学校也不符合幼儿的特征,其类似小学的做法也很有问题。总之,当时广大家长更倾向于裴斯泰洛齐式的“家庭学校”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