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领导的兴起与课程变革紧密相关
要了解课程领导的内涵,需要结合西方课程变革的历史来分析。从西方的课程变革历史来看,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兴起了“校本课程开发”、80年代“国家课程”趋势得到加强,“校本管理”运动兴起。表面上看,这两种变革运动的趋势是背道而驰的,但这种相悖中蕴含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即高品质的学校课程,课程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体现了对课程的重视,其目的之一就是加强学术对课程的监控与管理,课程领导也因此兴起,主要着重于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规范和引领。进入20世纪后期,课程领导从重视校本课程开发转而重视更加宏观意义上的学校组织与文化建设,强调营造民主、合作、分享的学校氛围,形成支持、合作、探究的学校文化,以此来加强对课程的领导。[1]可以说,课程领导力不仅仅是学校校长或管理者才需要具备的能力,处于教学实践第一线的教师更需要具备课程领导力,这是因为教师不仅仅是课程与教学的简单实施者,更是课程与教学的设计者、领导者和实践者,是课程与教学的真正主体。强调课程领导,其根本目的在于激发教师发展的动机,加强教师批判反省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我们国家也开始构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除了重视国家课程的改革,尤其是转变教育观念及其引领下的课程实践,同时也更加重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许多有条件的学校都开始建设和发展自己的校本课程,编写了自己的校本课程教材,并开始实践、运用。在这种课程改革全面铺展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和提升学校课程的质量,使其既能够不降低质量,同时又能够呈现出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特色呢?因此,课程领导的概念被引入、借鉴和使用,其目的在于提升各层级人士对课程领导问题的关注和重视,经由课程领导提升学校课程的质量,保障课程的有效实施,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可见,课程领导这一概念的引入、发展和使用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密切相关,与三级课程体系的发展、国家对课程的放权、学校特色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密切相关、与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和教师教学的自主权直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