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导读
忠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道德规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中,忠孝不仅是个人“修身之要”,更是社会道德的最高原则,其原因就在于,它的盛衰兴废,直接关系到天下兴亡、社稷安危。
“忠”的思想源远流长。早在《尚书》《左传》等典籍中,就有“以公灭私”“临患不忘国”等规范性要求。孔子一以贯之的主张,概言之“忠恕而已”。其后墨家主张“举公义,辟私怨”,法家强调“无私”“背私”,道家提出“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而儒家尤其重视“忠”,提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致忠为公”,弘扬“天下为公”“公而忘私”的思想,把忠提到至高地位。后来的进步思想家都提倡为民、为国、为天下的公忠精神。
“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儒家视孝慈为仁、义的根本,“人伦之公理”,认为孝是基于亲子之间天然的深厚的爱而为之节文的。父母之于子女的伦理义务,一是要保养,二是要教之以义,使之能成家立业。但儒家更强调孝是子女的基本伦理规范,孝的具体表现就是必养且敬,父母有过失则委婉劝谏,侍奉父母常保持深厚的爱和愉悦的容色;保护好父母的身体,不做无谓的冒险和私斗;立身扬名,以显父母;等等。要而言之,一为养体,二为养志。能做到这些,即为孝子。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亲子之爱为仁之本,善推之,即有益于天下之爱。
在我国,家与国总是连在一起的,现代汉语把“国”称为“国家”,就是明显的例证。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儒家的人文理想就已经融入了“家国一体”的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以家庭为本位,是由于中国社会是一个宗法社会。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在政治、经济、道德、教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以父家长制的家族为本位,统治者对国家的治理是通过家族来实行的,家族的安定是国家安定的基础,又因为在一定意义上国家就是扩大了的家族,家齐才能国治。家,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国,是主权政府下的人民实体。国因为有家,才得以国“泰”;家因为有国,才得以民“安”。由此,国家看似很大,实则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家庭看似很小,但始终需要国家的庇护。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国泰则民安,民富则国强。国和家的命运休戚相关,是中华民族漫长演进史中最为深刻的总结。在我国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始终坚守着“家国一体”的文化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