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编国学读本

经典撷英

字体:16+-

《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1],一致而百虑[2]。”

注释

[1]天下:天下人,一切人。归:结局,归宿。殊:异,不同。

[2]一致:目的一致。百虑:多种打算。

《国语·郑语》[1]:“夫和实生物[2],同则不继[3]。以他平他谓之和[4],故能丰长而物归之[5]。若以同裨同[6],尽乃弃矣[7]。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8],以成百物。”

注释

[1]《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以记言为主。作者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实则成书于战国。选文记载郑桓公与太史伯商量郑国东迁之事。

[2]夫:句首发语词。和:原意为声音相应,引申为谐和,调和。实:副词,其实,实际。

[3]继:增益。

[4]他:两个“他”均指不同事物。平:使平衡协调。

[5]丰长:丰富发展。物归之:万物归于和谐统一。

[6]裨:益,增加。

[7]尽:竭尽,达到极点。弃:废弃。

[8]土与金木水火:即五行,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五行互为生克,是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五种物质来比附自然界万物的相互关系,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汉儒将之与封建伦理、社会法则相结合,衍生出“五常”(仁、义、礼、智、信)、“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德”(温、良、恭、俭、让)。董仲舒进而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说。后被方术者利用,成为古代算命术的理论依据。

《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1],小人同而不和[2]。’”

注释

[1]君子:有道德的人。和:恰到好处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与众和谐。同:同流合污,盲从附和。

[2]小人:无德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