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一、社会支持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脉络

字体:16+-

(一)社会支持产生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社会学家开始关注社会支持问题。1970年,第一次将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这一概念运用于精神病学研究中。目前,“社会支持”这一概念已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其定义益多,术语益繁,如“社会联系”“社会网络”“社会纽带”等。川·考伯在1976年从舒缓压力的角度解释社会支持,把社会支持界定为一种信息,这种信息能够使获得信息的人相信自己被关怀、热爱、尊重与欣赏,或感到自己归属于某个互相交流、负责的网络。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则从心理学角度解释社会支持,把社会支持界定为:“来自家庭、亲友和社会方面(同学、组织、团体和社区等)对个体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慰藉、关怀、尊重和帮助。社会支持以及个体对它的感知影响该个体的心理适应性,尤其可缓和应激反应,帮助人稳定情绪,减少无助感,增强个体应对能力的信心。社会支持是帮助强烈心理应激状态下的人摆脱困境的重要外部力量。能否获得社会支持,一方面取决于社会风尚、文化传统和社会支持网络的有无;另一方面取决于个人的特点(如性格等)。”[2]上述研究主要立足精神病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治疗与咨询、心理卫生等领域,或着眼于信息交流与传递,或着眼于人际关怀与群体心理效应等,强调了社会支持的某个方面的含义。

关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社会支持的研究内容比较零散,但仍为社会支持的专门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借鉴。这些研究中,有的对比了单亲与完整家庭、完整与父母离异家庭、母亲就业与母亲未就业家庭中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差异;有的分析了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如出生顺序对其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有的大量研究考察了特定支持者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作用。尤其是父母的作用,研究指出,从儿童早期直到青少年时期,母亲都是教养和亲密等支持行为的基本源泉,积极的母子关系常与较高的学业成就和个性适应相联系;能对母亲产生较大信任感的儿童具有较高的自我价值感和更多的内控倾向。研究同样发现,积极的父子关系也能对儿童产生以上积极的影响。若父母中至少一方与儿童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则父母精神疾患或婚姻失调对儿童的消极影响会得到有力缓解。同时,一些研究也指出,父母对儿童寻求支持行为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儿童的独立性和责任感。部分研究还深入探讨了父母支持行为的影响因素,如父母的情绪、心理状态、父母的职业性质和工作压力、家庭的完整性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种族特征以及儿童自身的发展特征等。结果显示,单亲家庭、令人不快的职业常导致父母对子女支持数量的减少和支持质量的降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