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遇到挫折,鼓励孩子勇敢面对
每一个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对于非独生子女来说,在他们遇到挫折时,可能会有兄弟姐妹的指点、引导和帮助,而独生子女必须自己去面对,能帮助他们的只有家长。然而,对于挫折教育,需要家长正确地去理解。一是挫折教育不是人为地“制造”出一些挫折,让孩子“假装”去面对、去解决。其实,挫折时时处处都存在。比如,孩子第一次学着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子和扣扣子,第一次独自画画,第一次面对小狗等,对他们来说都是困难、是挫折,家长何必再刻意去“制造”呢?二是遇到挫折,家长不要一马当先,替孩子遮风挡雨,而是在保证没有危险的前提下,鼓励孩子勇敢地去面对,自己想办法解决,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只要孩子独自克服了困难、解决了问题,就是最好的“挫折教育”。
(二)把动手的机会还给孩子,使他们在操作中越来越能干
独生子女家长最常犯的错就是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成长是有代价的,代价之一就是承受自己犯错的结果。孩子不是天生的懒人,他们很愿意自己做事,哪怕做得不好,哪怕做错了,对他们来说都是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孩子就是在不断地犯错、纠正、再犯错、再纠正的过程中成长的。所以,家长要允许孩子自己做想做的事情,让他们多动手操作、多实践。家长可以指导他,但绝对不要包办代替,否则,家长就是阻碍了孩子的成长,剥夺了孩子学习做聪明人的机会和权利。
(三)给孩子提供与同伴活动的机会和环境
“很多研究者都认为兄弟姐妹的存在对儿童有很多方面的影响,我国研究者对于为独生子女提供类似的环境,使之能有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发出了强烈的呼吁。”[28]“玩耍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正当的活动。”[29]年龄相近或相仿的孩子,认知水平、志趣爱好等也比较接近,他们互相吸引,在共同的活动中满足彼此的精神需要。同时,孩子们在共同活动中学会了理解对方,学会了换位思考;在相互的交往中,自然地进行着经验的交流,增强与家长之外的其他人的交往能力,在此过程中,独生子女渐渐地适应着群体活动,学会在集体中生活。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家长应当创造机会让孩子与亲戚、邻居、朋友家庭的孩子一起结伴玩耍。比如,既可以利用节假日,带自己的孩子到有小孩儿的家庭走亲访友,也可以邀请别人家的孩子来自己家里玩儿,为孩子们提供一些玩具材料,让孩子们在一起自由地游戏活动。家长须打破小家庭空间对孩子的束缚,经常让孩子走出独自玩耍的天地,体验同伴间交往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