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导学
午睡时间到了,小朋友在准备如厕。男孩子有序地站在小便池前排起队,小弘站在小伟后面,贴得很紧。小伟转过头对小弘说:“小弘,你往后面站一点儿行吗?”小弘没理小伟,仍然贴在小伟的身上。小伟上完厕所提裤子的时候,胳膊肘不小心碰到了后面的小弘,小弘不由分说从背后紧紧勒住小伟的脖子,小伟大喊:“放开我,你干吗?”老师立刻走上前,一边叫小弘松开手,一边观察小伟的脖子。幸好来得及时,要不准得出事。老师问小弘:“你为什么要勒小伟的脖子?”小弘理直气壮地说:“他用胳膊打我。”本课主要讲述关于引起学前儿童产生压力的原因、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导的相关知识,以期为家长及幼儿教育机构的老师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提供帮助。
学前儿童的心理问题常常会通过各种行为方式表现出来,所以,人们总把心理问题称为行为问题。其实,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它们之间存在一个量变的过程,这就给问题行为的及时检查和准确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样也就无法精确地统计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然而,即便如此,许多调查结果依然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近几十年来,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呈不断上升之势,对这一现象,教育工作者们绝不能等闲视之。
学前儿童为什么会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呢?虽然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都有可能是引起儿童出现行为问题的原因,但许多研究表明: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通常是由于压力而引起情绪紧张造成的。所谓压力,是指身体对于生理或心理因素引起的反应,而身体的反应最常表现的方式就是紧张。偶尔的压力不会造成问题,但是经常性的压力就会引起许多问题,这是因为压力本身会积累,也就是说,由一种情形造成的压力会与另外情形造成的压力形成叠加。儿童对于压力的忍受程度很低,且每一个儿童对压力的反应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儿童在压力下容易生病,有的儿童发育会变得迟缓(早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就有学者报告了压力与儿童身体疾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有的可能会在团体中退缩或紧张,而另一些儿童则会表现得十分易怒而出现攻击性、破坏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