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前教育基本问题讨论

十四、什么是主题教学活动

字体:16+-

现在很多幼儿园都以主题的形式组织课程,农村幼儿园教师到一些优秀幼儿园去参观的时候,也会经常听到“主题教学活动”这一说法。但是,很多农村幼儿园教师之前并没有听说过这种活动形式,自己的幼儿园更不是以这种形式来组织课程的。主题教学活动的确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学习特点的活动形式,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此介绍一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我国向苏联学习,包括学前教育,所以当时的学前教育课程实行的是分科教学,即把学前教育内容分为计算、语言、音乐、绘画等科目,各个科目之间基本上没有联系。教授时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很少顾及儿童的兴趣、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教育过程中儿童生成的教育内容。到了20世纪80年代,很多学前教育工作者看到了这种分科教学的弊端:难以真正意义上满足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这种分科教学主要关注的是知识和技能,较少顾及情感、态度和人格;以教师为中心,幼儿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难以得到发挥;幼儿学到的知识很难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南京师范大学的一批学前教育先驱以南京实验幼儿园为基地,开始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摸索,改革的方向便是去除分科教学的弊端,以“整合”和“领域渗透”为价值取向,旨在给儿童一个相对完整的经验;教学过程中注意各个领域的渗透,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在这种课程取向之下,便生发出了“主题教学活动”,因为以主题为载体能最好地体现这种价值取向。

赫尔姆和凯兹将主题教学活动的特征概括为:教师教学;活动设计者决定内容,或由儿童根据较广专题的学习经验发起活动。[1]

主题教学活动把各个学科、领域的内容综合到一个网络状的主题之下,一段时间内,可能是2周,也可能是1个月甚至2个月,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的相关活动。活动目标和内容可由教师确定,也可以由儿童根据主题有关的学习经验发起,活动过程中教师也会回应儿童生成的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