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师让孩子们照挂图画一辆汽车。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画起来。教师把B.伊戈尔画得不大好的画给大家看,很多人笑起来。B.尤利亚说:“这像一只大象。”T.卡佳说:“这哪是汽车,是房子,不像汽车。”然后又议论起实验员的画,说出自己的看法。M.玛丽娜(4岁3个月)第一个指出画中的新东西:冷却管在流水(“水流下来了”),然后自己又给汽车加上了前灯。T.卡佳(4岁5个月)在汽车车厢里画满小圆圈儿,说:“我的汽车里装着土豆。”随后,几乎所有孩子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画了太阳。”“我画了天和云。”“我画的是晚上,好让灯在黑夜里发光。”“我画的是卧车,里面有床和桌子。”
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儿童在作业中加进的自发创造性成分,是由于实验班上热烈、积极的情绪气氛,有机地产生的。这些活泼的气氛与严肃的活动相结合,促进了即兴创作内容的产生。可以假设,在利他主义交往条件下,这一年龄的多数儿童潜在创造性和天资可以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
统计资料初测和复测结果的比较请见表3和表4(差异显著性采用了t检测)。
表3 实验组儿童初测与复测结果的比较
表4 控制组儿童初测与复测结果的比较
表3和表4说明,在对不依赖性进行教育培养之后,两个实验班的所有四项指标都有显著增长。控制组的不依赖性指标却普遍有所降低(小班KBB——P<0.05,其余不显著)。
儿童对课业的积极性(纠正同龄伙伴和成人的动作)与上述四项指标的等级相关系数见表5。
表5 儿童对课业的积极性与训练后不依赖性变化之间的相关
续表
表5说明,各项相关系数或者无意义,或者为负相关。这证实了我们的观察,即从头至尾始终积极地纠正同伴和成人行动的儿童,在初测、复测中表现出较高水平的不依赖性。反之,K系数值较高的儿童在多数课业中是消极的,直到第五阶段才积极起来。也正是这些人在不依赖性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