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2版)

三、我国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字体:16+-

我国近年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实践与改革的蓬勃发展,幼教科学研究有了很大进展,无论是从研究课题上或是研究方法上均有较大的改进和变化,取得了毋庸置疑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助于研究工作得到进一步改进与提高,从而更好地认识教育规律和为教育实践服务。

(一)各类型、各层次的研究尚处于较低水平

我国幼教领域不仅宏观、整体性研究较欠缺,因而未能对比较系统的带有共同性的问题提供指导,而且在微观具体方面未能开展层层深入的研究,以解决教育实际中的问题。研究的科学性即理论水平较低,同时实效性即研究在指导运用于实践解决现实问题方面的实际效果较差。因此,从研究类型、层次上看,幼教科研尚处于较低水平。

一些学者曾对学前教育研究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认为:首先,对学前教育基本事实的研究仍停留在经验性主观臆断上,大量文章仅作一般泛泛而论,限于空洞发表议论,缺乏科学调查和实验,没有采用科学方法在收集事实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思维。其次,在学前基本理论研究方面,理论抽象概括程度低,缺乏内在逻辑联系,研究较零散孤立,不够深入系统。同时,理论的具体化程度也不够,难以有效地解释说明教育现象。再次,儿童发展研究未与教育挂钩,往往就事论事,多就个体发展或一般发展规律研究,缺乏对各种教育条件、影响因素的探索,未能关注教育上应该“怎么办”的问题,即采取什么策略、途径和方法,适宜地加以引导(大约由于这方面研究难度大,须分析各种复杂因素,并予以教育干预,通过实验考察其效果)。总之,与蓬勃发展的幼教改革实践相比,教育理论显得落后,表现在:一是运用现有理论对教改实践的指导不够;二是对教改实践中取得的丰富经验缺乏系统、深入的整理与概括。所谓“经验丰富、理论薄弱”的老问题未得到真正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