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前卫生学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概述

字体:16+-

一、心理卫生的含义

心理卫生也称精神卫生(mental health),指维持和增进人们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以及矫治各种不健康心理的心理学原则、方法和措施。

二、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的目标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工作规程》也规定“幼儿园必须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学前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加强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是培养具有健康心理素质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成员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结合以上要求,我们认为:学前儿童的心理卫生要以维护儿童心理健康,促进儿童心理正常发展为目标。

三、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在发育过程中,许多儿童会出现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学前期的各种生理、病理的因素及社会环境等不良影响都可能干扰儿童的正常心理发育。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1],发达国家的3~15岁儿童和少年中有持久性心理发育障碍的患者约占5%~15%,发展中国家所报告的数据也相近,男性较女性为多。

国内外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问题的因素主要有生物因素及环境因素。

(一)生物因素

1.遗传

遗传是亲代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个体通过遗传获得人的解剖生理结构及特点,如机体的形态、构造、感官特征、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生来没有大脑的无脑儿不能产生心理活动;心理学家们用家谱分析的方法研究遗传因素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中,家族中有癔症、活动过度、注意力不集中病史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明显大些;唐氏综合征是常见的染色体先天缺陷,会造成个体先天愚钝。虽然先天的遗传素质对个体的智力水平、活动能力、个性特征等都有影响,但其作用也不是注定不可以改变的。遗传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个体是否表现出心理障碍或心理异常,还需要看后天环境作用。在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不良发展倾向可以得到防治和在一定程度上的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