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两组物体相等和不等,就是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集合中元素的数量,确定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这是不用数进行的数量比较,是在小班学习“1”和“许多”之后,学习计数和认数以前的感知集合教育的内容。
比较两组物体相等和不等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准确感知集合中的元素,还可以使幼儿学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组的数量,进而通过感知物体组中物体(元素)的数量获得数的感性经验。幼儿学习一一对应,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一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还在于它是幼儿学会计数、理解数概念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准备。因为计数的过程就是把数的物品集合中的元素与自然数列里从1开始的自然数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幼儿不熟练掌握对应也就不能掌握计数,不能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一、比较两组物体相等和不等的教育目标
第一,学习对应。
第二,在学习对应的基础上,不用数进行两组物体的比较,从而知道哪组多,哪组少,或者一样多。
第三,理解和运用“一样多”“不一样多”“多”“少”等词汇。
二、比较两组物体相等和不等的教育方法与步骤
(一)感知体验对应关系
首先,运用具有联系的两种事物(实物或实物卡片)体验对应。比如娃娃和帽子、手和手套、球和球拍、碗和勺子、牙膏和牙刷等,引导幼儿把有联系的物体配成对子,帮助幼儿从中体验对应。
(二)运用一一对应比较相等的两组物体
感知两组物体一样多,可运用的对应方法主要有两个:重叠比较和并放比较,重叠比较是把一个物体(组)重叠在另一个物体(组)上,形成两个物体(组的元素)之间一对一的对应形式,进而进行量或数的比较。并放比较是把一个物体(组)并放在另一个物体(组)下面,形成两个物体(组的元素)之间一对一的对应形式,进而进行量或数的比较。因为幼儿掌握重叠比较要比并放比较容易,所以先用重叠比较的方法进行,例如,叶子上趴着小瓢虫,娃娃头上戴帽子等,问“某某和某某一样多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或“为什么?”然后采用并放两行各两个的物品或图片,比如,小狗和骨头,红花和黄花等,都分别排成横排两行进行对应比较,问“某某和某某一样多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或“为什么?”然后增加物体数量,继续引导幼儿感受两组物体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