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幼儿心理发展概论(第2版)

三、父母的教养方式

字体:16+-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幼儿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影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兹(P.M.Symonds)。而后,日本心理学家诧摩武俊和美国心理学家鲍德温(A.L.Baldwin)等都进行了父母养育态度与幼儿个性关系的研究。之后,美国著名的女心理学家鲍姆林德(Baumrind,1977)通过采用实验观察、家庭观察和访谈的研究方法,对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她认为亲子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此在父母教养方式的定义中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父母对幼儿所作要求的数量和种类;一是父母对幼儿行为的反馈。

父母对幼儿行为、态度的影响主要通过彼此之间的人际交往而实现。在交往过程中,父母一方面以其自身行为、言语、态度等的特征,为幼儿提供观察和模仿的范型;另一方面还通过对幼儿行为的不同反应方式对幼儿行为做出积极的或消极的强化,以此改变或巩固幼儿的某些具体行为。周宗奎认为,父母还会根据一定的社会准则、规范向幼儿传授有关的知识与技能,以促进其认知和社会化。

由此可见,父母教养方式是在父母与幼儿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并分化的,它是造成幼儿社会化水平高低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父母教养方式在家庭教养活动中产生并形成,父母教养方式又是围绕幼儿的社会化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展开的。父母与孩子在一定活动过程中始终是相互作用、互为影响的。

(一)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

父母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影响着幼儿的社会化,这些方式和途径因父母自身特点及各个家庭的不同背景而存在诸多差异,即教养方式千差万别。鲍姆林德(Baumrind,1977)经过研究指出,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心理发展密切相关,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使幼儿心理发展直接产生不同的结果。麦考比等人(Maccoby & Martin,1983)进一步提出了父母教养方式的四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