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在一次游戏开始前,老师请晓晓来示范,晓晓显得很不好意思,老师对她说:“晓晓你不要害羞哦。”小强立刻模仿老师的话语说:“嘿嘿,害羞!晓晓你不要害羞哦。”过了一会儿,老师又请馨馨示范,小强插嘴说:“馨馨你不要害羞哦。”老师立刻对小强说:“小强,请你不要学老师讲话,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在讲清了游戏规则后,老师问全体小朋友:“你们听明白了吗?”大家回答:“明白了。”但是小强则继续模仿老师说:“你们听明白了吗?”在游戏开始时,老师发布指令:“预备——”,这次,小强、文文、馨馨一块模仿“预备——”
【案例2】
幼儿园里有一个小男孩航航很喜欢模仿,经常模仿老师说话,模仿老师的动作,模仿老师的表情,有时还会偷偷地坐在老师的大椅子上面,做手指操、唱歌,自得其乐。有一天下午,孩子们午睡醒来后吃加餐,不一会儿多数小朋友已经喝完酸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安静地等待上课,可是老师还没有帮小女孩梳完头发,这就出现了活动的空当。为了避免幼儿因无事可做感到厌烦,老师就让航航站在老师的位置上带着小朋友唱刚学过的儿歌。这时其他小朋友表现出了兴趣,很配合,唱得很起劲。儿歌唱完了,小朋友开始东张西望,还有的开始说话。航航没有等老师告诉他应该怎样做,就又模仿起老师的样子:“小手小手,放腿面;小脚小脚,要并拢;小嘴巴,不讲话!”对于这位“小老师”的话小朋友表现出了极大的认可,小手小脚都放好了,然后航航又带着小朋友一起唱其他的歌曲了。在这一次教学计划外的班级管理活动中,小朋友很快乐,航航也非常开心。
案例1中小强的行为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和禁止,但他仍然“明知故犯”,继续模仿老师的语言。由此可见,简单的语言制止是不能压制幼儿强烈的模仿欲望的。我们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幼儿或是模仿老师的语言、动作,或是进行相互之间的模仿。在很多时候,教师很容易不加分辨地把这一模仿当作“捣乱”“干扰教学活动”“破坏班级秩序”等,于是模仿的孩子会受到批评或惩罚,这种做法有时会起到片刻的作用,但更有可能适得其反,会有其他幼儿也来模仿,从而使模仿成为部分人甚至是多数人的共同行为,使班级管理陷入失控的状态。案例中管理的失败在于教师没能很好地利用幼儿的模仿天性,因势利导,实现幼儿的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