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在中班科学活动“小水滴去哪儿了”中,王老师先在黑板上介绍了四种质地不同的纸,分别是报纸、餐巾纸、塑料包装纸和卡纸,然后又为幼儿演示了用滴管吸水。王老师先让孩子们猜想:水滴在四种不同的纸上,会发生什么?然后记录在黑板上的表里。报纸、餐巾纸、塑料纸的答案都很一致,唯独卡纸,孩子们出现了不一样的答案。为了验证猜想,王老师为每个孩子提供了一份材料,包括四种纸、滴管和水,孩子们开始了自己的小实验。所有小朋友都很投入。老师在每个小组稍作停留,和孩子们一起观察“小水滴去哪儿了”。所有小朋友都完成了实验,又一起将实验结果记录出来,并且消除了猜想时的不一致答案:卡纸可以吸水,只是吸得很慢很慢。活动最后,王老师教小朋友利用“纸可以吸水”的特性,用漂亮的颜料把纸染成了一块块美丽的花手绢。
操作活动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经验的获得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2~6岁的幼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此阶段的幼儿不会运用表象思维,而是依靠感知和动作来探索世界。因此,儿童早期,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动作表现出来的,而发生的心理机制是在主体内部进行的,是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是主体的心理机制从平衡到不平衡,又从不平衡到平衡的不断调整的过程,最终的结果是主体与客体获得适应。所以,我们说,动作是幼儿认识世界、适应环境的主要手段。教师在日常的活动中要多为幼儿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幼儿通过亲自操作探索,获得有关经验,而不是通过教师的口头传授。
【案例2】
大班数学活动的内容是“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教师先在黑板上贴了一张图(见图2-2)。然后老师开始讲课:“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漂亮的图片。看看黑板上有这么多的苹果,我们一起来玩分苹果的游戏,好不好?”“先看这里,有两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有几种分法呀?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苹果?”孩子们发表完看法后,教师公布正确答案,然后用相应数量的苹果代替问号贴在上面。按着同样的套路老师一直讲到了五个苹果的分法。分完了苹果,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回顾学习内容,老师很有节奏地、边说边用手指比画:“2可以分成1和1!”孩子们也跟着边说边做。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后,教师让幼儿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小木棍,自己操作,将木棍分组。由于时间问题,孩子们还没有怎么摆弄就下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