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在幼儿生活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幼儿人际交往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即从较单一的亲子交往扩展到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往、幼儿同伴间的交往以及幼儿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交往。因此,结合幼儿人际交往的定义可知,幼儿的人际交往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分别是幼儿与成人的交往和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其中,幼儿与成人的交往主要包括亲子交往、师幼交往以及与社会其他成员的交往。
(一)亲子交往
亲子交往是指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交往。在交往过程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交换信息,进行情感沟通,以达到彼此了解、信任的一个互动的过程。亲子关系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也是人们形成的第一个人际关系。亲子交往是帮助幼儿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过渡的重要途径之一。亲子交往活动,不仅是幼儿赖以生存的基本途径,会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进步;而且还会对幼儿成年后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产生长期和深远的影响。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家长的教养方式对亲子交往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家长对孩子的情感态度以及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和控制程度。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利用闲暇时间与幼儿一起阅读相关幼儿书籍,一起进行体育或者益智类游戏,一起唱歌或者跳舞;也可以在周末带幼儿进行参观活动或者一起出游增加幼儿的阅历,促进幼儿生活经验增长的同时增进亲子关系。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教师应创造条件,提供平台,促进亲子交往向更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搭建有利于幼儿良好人际关系发展的桥梁。例如,幼儿园可以提供亲子活动的场地、设备或者开展一些幼儿家庭教育方面的公益讲座,充分实现家园合作的目标。教师可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三八”国际妇女劳动节、重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一些节日中,将幼儿的父母请到幼儿园,共同参与幼儿园组织的相关活动,从而在加强家长对幼儿园活动了解的同时,使父母与幼儿相互之间有进一步了解。此外,幼儿园也可以组织幼儿和家长一起参加外出游玩、参观活动,也可以在幼儿园开展亲子运动会、亲子联谊会等活动,让幼儿与父母积极互动,促进亲子交往,增进亲子间的了解,密切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