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二、幼儿园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特征

字体:16+-

提高幼儿交往能力在幼儿园教育中占重要地位。能主动与他人交往,并持友好态度,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幼儿学会做人的重要基础。但是,处于人生开端的幼儿,其认知水平有限,知识经验不足,人际交往活动也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幼儿要想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意识、提高人际交往技能,离不开成人的引导。作为幼儿教育主要实施机构的幼儿园,自然要为幼儿提供交往机会和条件,承担对幼儿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以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幼儿园人际交往教育活动同中小学阶段的人际交往教育活动一样,有着自己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交往主体的互动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的主体地位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越发凸显。但是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活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师的“教”离不开幼儿的“学”,而幼儿的“学”也离不开教师的“教”。可见,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一定程度上教师和幼儿互为主体。因此,在开展幼儿园人际交往教育活动时,要注意突出师幼之间交往主体的互动性,并且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和形式都应该围绕人际交往来展开。因为只有在真正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幼儿才能亲身体验到端正交往态度、掌握人际交往技能的重要性,感受到同伴之间、师幼之间互助合作、友好交往的益处。因此,幼儿园、家庭、社区必须携手,大力开展亲子交往、师幼交往、同伴交往以及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活动,真正实现教育合力,凸显幼儿园人际交往教育活动主体之间的互动性。

(二)交往对象的多元化

幼儿的人际交往类型主要包括亲子交往、师幼交往、同伴交往以及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因此,在幼儿园人际交往教育活动中,可以采用多种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以多样化的教育内容为载体,促进幼儿与相关人员的互动,进行人际交往活动。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要求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必须是趣味性、形象性和游戏化的。因此,为了培养幼儿与各种交往对象的交际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育主题,制订不同的教育计划,在不同类型活动中将不同的交往对象请入幼儿园,让幼儿与之发生互动;或者根据活动需要,带领幼儿走出去,进入相应的活动场所,让幼儿与社会上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锻炼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