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社会性是在幼儿自身与社会的共同作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他们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社会就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对其加以影响,并期望其可以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同时,幼儿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也总是在积极地融入并适应社会。他们渐渐地接受了社会化的规范、道德要求以及行为标准,并能够通过自己的个性表现出来。这就是幼儿社会化的过程。
幼儿园社会教育是指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它把社会领域的内容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把社会领域的教育作为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核心在于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所谓社会性,是指儿童学习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掌握和遵守的社会行为准则,与周围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了解自己和别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向,控制自身的行为,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等的心理特征。社会性作为人的一种心理特征并不是不可捉摸的,它主要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技能;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分解,有利于社会教育的深入和具体化,也使社会教育的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可达成性。
社会教育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技能三方面教育的统一。
社会认知主要是指幼儿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环境和社会活动的认知,以及对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文化的认知。社会情感主要是指幼儿在进行社会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依恋感、自尊感、责任感、同情心、羞愧感、是非感和爱憎感等。社会行为技能主要是指交往、分享、合作、谦让和助人等方面的技能。这三者是相对独立的,在不同的教育活动中侧重点有所不同,但这三方面又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在任何一个社会教育活动中,都存在这三者的整体影响或相互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