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有千面,各有不同。”每个人都有比较系统、完整、独特的关于自己以及对接触的人的行为、品行的看法,不论你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潜在的“人格理论”,这种理论帮助你随时随地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并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格呢?
一、人格的含义
人格是伴随着人的一生不断成长的心理品质。人格(Personality)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拉丁文persona,原意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面具是用来在戏剧中表明人物身份和性格的,后来心理学家借用这个术语来说明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
实际上,对于人格的定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一个是大家公认的。在历史上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格作出了相应界定。总体而言,从心理学角度对人格所下的概念有以下五种。
1.罗列式概念
通常采用“人格是……的总和”的形式来描述人格,显然有助于确定人格的外延,但无法构建外延之间的关系,而且外延的边界有多大也难以说清楚。
2.整体性概念
强调人格是个人各方面属性所组成的整体,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罗列式概念的缺陷。
3.层次性概念
在整体性的基础上,层次性概念把人格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起来,把人格特征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和统一性,而最高层次的属性或特征具有统合的作用。
4.适应性概念
此类概念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把人格看作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不断适应环境的结果。
5.区别性概念
如果说前面四种概念都反映了人们在人格上的共同性的话,区别性概念更多地看到了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异性,更强调个体人格的独特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