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1]但目前各地自行制定的幼儿园评估标准基本未经信效度检验,过分强调硬件和管理因素,对作为质量核心的教育过程性要素关注不够,在评价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处理等方面缺乏科学性。[2][3][4]在此背景下,研发适应我国国情的、科学的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工具,成为学前教育研究工作者的重要使命。[5]众所周知,教育质量评价工具的研发是一个要求高、耗费大、周期长、见效慢的艰巨工程。那么,能否直接运用国外的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工具来评价我国的幼儿园教育质量呢?或者说,国外的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工具来到我国,是否会遭遇“文化休克”呢?这是本研究所关心并致力于探讨的问题。
幼儿教育的质量与文化情境有无关系?是否存在跨越不同文化而依然有效的质量评价工具?以科学主义为导向的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认为,教育质量是一种与文化价值无关的客观存在[6][7],跨越文化情境衡量教育质量的共同标准与工具是可能的——存在的只是语言和翻译问题。[8]但也有学者从生态学、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揭示了儿童的发展和教育与其所处的文化情境之间存在互动的密切关系。特定社会的“质量标准”应当反映本土的文化价值和关切,但未必能够跨越自身的边界而运用于其他文化。[9]研究者们认为:一方面,儿童发展作为人类个体的自然成长过程,存在一定的普遍性规律,这是教育质量评价工具一定程度上能在跨文化情境中使用的基础;另一方面,儿童作为特定文化群体中的个体,儿童发展与教育作为社会化的过程必然具有文化情境的特异性,这又为教育质量评价工具的跨文化应用带来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