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发展生态系统理论
在诸多的儿童发展理论中,儿童发展生态系统理论从儿童与环境的动态相互作用机制出发理解儿童发展,对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启示。布朗芬布伦纳指出,儿童实际上是嵌入在一个多层级的复杂的社会生态环境系统,包括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宏观系统;随着时间的推进,儿童、所处环境中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都会发生变化;儿童是在与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展的,在微观系统中儿童与身边情境要素(尤其是人)的互动过程是驱动儿童发展的重要中介要素。[1][2]美国的ECERS系列量表可以看作儿童发展生态系统理论在托幼机构环境评价中的操作化应用的典范。ECERS-R构建了一个包含43个评价项目、指标众多的班级观察等级评分量表,从空间与设施、保育、语言推理、活动、互动、作息结构、家长与教师7个方面(子量表)对幼儿的班级生活、学习环境进行客观的观察和评价。[3]
(二)发展适宜性实践理论
美国幼儿教育协会于1987年首次提出“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儿童早期教育理论和方法。后来历经两次修订,增加了“文化适宜性实践”(Cultur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CAP)的维度,仍然统称为“发展适宜性实践”[4]。发展适宜性实践是在儿童发展与学习以及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的有效实践的科学研究基础上建构和发展起来的一套早期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它指出教师应准确把握幼儿(作为个体以及作为群体一员)现有的发展水平(阶段),帮助每一位幼儿实现富有挑战性和可达到的学习目标。发展适宜性实践理论涉及三个核心的维度:认识幼儿的发展与学习(认识在每个年龄和发展阶段的典型特点是至关重要的,基于科学研究的知识能够帮助教师决定哪些经验对于儿童的发展和学习而言是最佳选择);认识个体适宜性(通过持续观察幼儿的游戏及其与周边环境和他人的互动,教师能够了解每位儿童的兴趣、能力、成长进步,对个体幼儿的了解帮助教师在保育和教育的过程中把儿童当作独特的个体来对待);认识文化的重要性(教师必须努力认识儿童的家庭,了解其价值观、期望以及影响其家庭和社区的因素,这些背景信息帮助教师为每一位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有意义、有关联的重要学习经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