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斯泰洛齐(J.H.Pesstalozzi,1746—1827年)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他将其毕生精力献于贫民教育事业,在教育理论上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论述。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裴斯泰洛齐出生在瑞士苏黎世一个医生的家庭,5岁丧父,由母亲及女仆抚养成人。他在青年时代受到法国的启蒙思想运动的影响。1768年,他在苏黎世的比尔村附近建立示范农场,取名为“新庄”,试图以此来影响和帮助农民掌握新的农业技术,提高产量,改善生活。但由于经营不善,五年后农场宣告破产。
1774年,裴斯泰洛齐又在“新庄”办起了一所孤儿院。先后收容50余名6~18岁的贫苦儿童。他亲自教儿童读、写、算的知识以及进行道德教育;同时还教他们学习农耕、纺纱等生活技艺。但由于资金问题,这所孤儿院在1780年被迫停办。从此,他开始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集中精力从事著述。
1798年,受瑞士政府的委托,裴斯泰洛齐在斯坦茨建立了一所孤儿院,开始进行他的第二次教育实验。他组织儿童一边劳动,一边学习,同时积累了以母爱作为德育基础的新经验。
1799年,裴斯泰洛齐在布格多夫的幼儿学校任教,继续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1800年,他在布格多夫创设了一所寄宿学校,采用独创的直观教学法进行教学。
1805年,裴斯泰洛齐带领部分师生迁到伊佛东城,建立了伊佛东学校,设小学、中学和师范部。在此,裴斯泰洛齐开展了他的教育实验和理论探索近二十年。伊佛东学校也成了当时欧洲的“教育圣地”。1825年,由于种种困难,裴斯泰洛齐无奈停办了伊佛东学校。1827年,裴斯泰洛齐病逝。
裴斯泰洛齐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有《隐士的黄昏》(1780年)、《林哈德与葛笃德》(1781-1787年)、《斯坦斯通信》(1799年)、《葛笃德怎样教育他的子女》(1800年)、《母子篇》(1818年)和《天鹅之歌》(1826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