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人受中等教育”与三轨制中等教育制度的建立
20世纪以前,英国形成了平行的双轨制教育制度,一轨是为贫民子弟设置的,只有初等教育,也就是说,对贫民子弟而言,初等教育是终结性教育,它与文法中学互不衔接,基本上不存在升学机会;另一轨是为中产以上阶级服务的。既有初等教育,又有中等教育,还可以继续升读高等教育。英国的中等教育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文法学校。能够进入文法中学就读的只是少数,这种单一的中等学校严重制约了中等教育的发展。
20世纪初,民主化思潮席卷欧洲,保守的英国也不例外,受民主化思潮的影响,工人阶级民主意识不断加强,他们对社会底层儿童仅仅接受终结性的初等教育而没有机会接受中等教育表示强烈不满。《1918年教育法》提出把学生离校的年龄提高到14岁,因此对中等教育的需求大大增加,原来数量相对不足的中等学校压力与日俱增,中等教育的改革便提到议事日程上来。1922年托尼(R.H.Tawney)在《人人受中等教育》一文中提出,要建立适合民主社会的教育制度,让所有正常儿童在11岁以后从初等或预备学校转入各类中学。[4]1926年英国《哈多报告》提出了一个适合所有青少年的中等教育的蓝图,并要求通过11岁的选拔性考试进入不同类型的中等学校。1938年英国《斯宾斯报告》提出将英国中等教育扩展为文法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并重申各种类型的中等学校具有平等地位,这对英国中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斯宾斯报告》拓展了《哈多报告》中关于中等教育的概念,三轨制中等教育已经作为理想模式被广泛地接受。《1944年教育法》出台,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对所有学生提供免费的中等教育政策,使中等教育成为连接初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或高等教育的中间环节,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终于成为相互衔接的整体。所有初等学校毕业生参加“11岁考试”,按其成绩、能力和性向分别进入文法中学、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明确把“人人受中等教育”和“教育机会均等”作为政府努力实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