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词的发明与认同研究

一、从《小说月报》和中学国文教科书等看“她”字的社会化认同

字体:16+-

《小说月报》是商务印书馆创办于1910年的文学刊物,堪称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小说最为重要、影响也最大的发表园地。而小说,又是新文学的主体形式之一,因此《小说月报》上面“她”字的书写实践,无疑带有某种程度的象征性和导向性。

1920年8月第11卷第8号上,《小说月报》所登载的翻译短篇小说《命与信》之中,已经开始使用女性第三人称单数的“她”字了。该刊第10号、11号、12号上,也都有“她”字的使用。不只是译作如此,原创的小说和剧本中也有使用。但这时,在《小说月报》发表作品的人仍有不区分第三人称男女性别的(如被认为是鸳鸯蝴蝶派代表的周瘦鹃),而作男女性别区分的作者中,使用“伊”字的人也不少。大体说来,该年内《小说月报》上“她”字与“伊”字的使用情况,可谓旗鼓相当。

1921年1月,在郑振铎的主持下,《小说月报》实现了改革,情形随之发生了明显变化。“她”和“伊”两字的使用都越来越普遍,其中“她”字出现的频率更是急剧加大。综观1921年全年,与“伊”字相比,“她”字占了绝对的优势,在两者的使用比率中居于90%以上。

从1921年1月、2月《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第2号开始,许多著名作家都采用了“她”字(其中绝大多数使用者以前又均曾采用过“伊”字),像冰心、许地山、瞿世英、沈泽民、郑振铎、沈雁冰(茅盾)[1]、王统照、耿济之、庐隐等,其中,尤其以冰心、庐隐、许地山、王统照等人使用为多。除了沈泽民等个别人略有反复之外,其他人此后在该刊上都基本保持了这种使用立场,并形成习惯。1921年内,只有鲁迅、周作人、叶绍钧(圣陶)、朱自清、周瘦鹃、汪静之、梁宗岱等几个名家,仍然坚持使用“伊”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