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北京人
据说关于北京,有三种空间范围上的规定;本书所说的北京,指北京城区及关厢地区。近有刘绍棠提倡“北京乡土文学”,《乡土》〔1〕一集所收诸作,写的多为北京郊区乡村。原顺天府所辖乡村亦是“北京”,但京郊乡村、京辖诸县文化,不在本书所论范围。大北京文化、北京地区(不限于城区)方言文化、北京地区城乡文化的衔接等,都是有意义的课题,必能吸引研究者的兴趣。
本书涉及的京味小说,如邓友梅的作品,所写空间范围大致属旧城区(即原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区)。即使旧城区,如原先的北城、南城〔2〕,就尽有渐成土著的外乡人。有明一代曾以江浙、山西等地富民实京师。明清两代由于京城的消费需求(包括文化消费),有大批艺人、工匠(以江浙籍为多)、农民迁入。现在的老北京人中,有多少是这些移民的后代,谁又说得清楚!王安忆的《大刘庄》、《我的来历》写到上海人的根。被认为道地、正宗的上海人,未见得是在上海有根的;真有根的,是那小渔村渔民的后人。
由户籍制度或能找出有关北京人的规定,在生活中更足作为证明的,不如说是其现实形象,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姿态。这里也适用文化尺度的衡量,不必非经户口簿的认可。林海音小传,说“林海音出生于民国八年,原籍是台湾。可是自幼随父母到北平去,在那儿成长,接受教育,工作,结婚,所以她有浓厚的北平味儿,也因此有人说她:‘比北平人还北平!’”〔3〕既如此,就称她“北平人”又何妨?
令人惊叹的,是北京文化的同化力。《正红旗下》里有一位出生胶东的老王掌柜,“在他刚一入京的时候,对于旗人的服装打扮,规矩礼节,以及说话的腔调,他都看不惯、听不惯,甚至有些反感。他也看不上他们的逢节按令挑着样儿吃,赊着也得吃的讲究与作风,更看不上他们的提笼架鸟,飘飘欲仙地摇来晃去的神气与姿态。可是,到了三十岁,他自己也玩上了百灵,而且和他们一交换养鸟的经验,就能谈半天儿,越谈越深刻,也越亲热。……”北京城就这样消化着迁入者。这也是一种“风教”:北京以其文化优势,使外乡人变土著俨若“归化”。由文学中引出的上述“实例”讲的是北京文化对于北京人的塑造过程。渐次产生的归属感,使老王掌柜“越想家,也越爱留在北京。北京似乎有一种使他不知如何是好的魔力”。对于北京的乡土感情于是乎酿成。这类变化发生在北京,几乎是不可抗拒的。